α-酮戊二酸(AKG)被誉为当下抗衰之王,多层次的参与人体循环与代谢,细胞代谢的核心调节者那他的的发展历史是如何的呢?下面一起与大家共同走进AKG的发展史:
发现阶段:1953年发现者因此获得诺贝尔奖
- α-酮戊二酸于1937年由汉斯·阿道夫·克雷布斯(Hans Adolf Krebs)和威廉·阿瑟·约翰逊(William Arthur Johnson)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发现。这一发现是对柠檬酸循环(也称为三羧酸循环或Krebs循环)研究的一部分,克雷布斯后续因对柠檬酸循环的研究在1953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。
发展阶段:AKG被广泛关注,肯尼迪被誉为AKG之父
布莱恩·肯尼迪(Brian Kennedy)教授被称为“AKG之父”。他在AKG领域有着深入且重要的研究贡献:
1. 关键研究发现:
- 小鼠实验成果显著:在小鼠实验中,他发现给18个月大(相当于人类老年阶段)的小鼠喂食AKG后,小鼠的寿命虽只延长了5%-10%,但老年衰弱症得到显著缓解,衰弱指数方面,雌鼠比对照组低50%,雄鼠低40%-45%。此外,AKG还改善了小鼠的毛发变白、脱发等衰弱指标。
- 人体试验初见成效:在人体试验方面,他招募志愿者进行AKG补充剂的服用测试。其中一项试验中,42位平均年龄在63岁的志愿者在持续补充AKG分子后的4到8个月内,生理年龄出现8岁以上的逆转,且在一年的试验中,补充AKG分子未给人带来任何不适。
2. 推动AKG的研究发展:
- 深入探索作用机制:积极探索AKG的作用机制,发现AKG可以提升成体干细胞功能、增强细胞代谢灵活性、改善呼吸、改善微生物组功能、显著降低炎症水平等。并且研究发现红细胞能吸收AKG,吸收后红血球的功能提升,可为肌肉细胞提供更充足的氧气,从而增强运动耐力,这被认为是AKG抗衰老的一个作用机制。
- 开展临床试验:推动AKG的人体临床试验,其中一个试验设置了安慰剂对照组,对100位45-65岁的试验对象进行为期9个月的干预,观察衰老标识和炎症标识;另一个试验计划只采用AKG和一些维他命进行干预,以找出AKG具体的作用机制。
3. 影响力与贡献:
- 学术影响力: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科学界对AKG的广泛关注,为AKG在抗衰老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,使AKG成为抗衰老研究的热点之一。
- 理念倡导:肯尼迪教授一直致力于研发高性价比的抗衰老药物和疗法,倡导让抗衰老技术能够普及全球,造福人类。
总之,布莱恩·肯尼迪教授在AKG的研究、推广以及推动其应用于抗衰老领域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被尊称为“AKG之父”是实至名归的。
声明:本网站刊发或转载的文章只是出于传递、分享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认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若有来源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,请与本网站联系,我们将及时更正、删除,谢谢。